好久一段时间了,我老是记得那只筐,沉在明净的潭水底下的那只竹筐。它像是烙在我的脑子里。
还是在上半年的雨季,我们去游周洛,据说山水不错。果然,因为新开发不久,很干净,裸在溪边的大块石头发出柔和的光泽,像才睡足的人的脸,树叶子闪着嫩嫩的绿光,像婴儿睡醒后睁开的眼,特别是水好,有的温柔涓涓,有的调皮四处乱溅,有的从容大气直坠而下,成了瀑布,有的沉静安宁凝如碧玉,成了深潭。我注意到这里的一个特色,就是山间的垃圾箱,全是农家常用的竹编的筐,既防游人乱扔垃圾,又不破坏自然景致,有戴着草帽的清洁工认真地清理它们。看来风景区管理部门很注意保持原生态。这里还没成大气候,游人不多,一切那么安静,真是好久不见这样明净的山水了。
过了半山腰,看到一道雪白的瀑流飞珠溅玉,落下注成一道碧色的潭,潭边石壁上的小木牌写着“太极潭”三字。我们有点累了,就势坐在潭边石阶上赏这瀑布,也琢磨这潭的名字。瀑布气势很大,还隔了老远呢,却感觉像下着蒙蒙细雨,潭水却沉静得像个有气质的少妇,想起了朱自清的写的梅雨潭,那点点杨花、鸡蛋清的比喻,真是很贴切。我发现因为潭水一侧凹进石壁,阳光只能照到一半潭水,显得一半明彻一半深沉——这该就是“太极”之名的由来吧。我忽然触到大自然的哲理,坐在这个清凉世界似乎想了很多,又似乎什么都没想,真愿意一直坐下去。
这时听到嬉闹声,几个游人过来,四个大人两个孩子,看样子是结伴的两家人。两个小男孩看到清凉的水世界,立刻疯闹起来,也许受孩子情绪的感染,也许在山水间容易放纵,大人们也放肆起来,大的小的在潭边打起了水仗,水珠在阳光下飞洒乱溅。我们静静地看着,也觉得很好玩。正在这时,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兴奋之下忽然抄起潭边一只装垃圾的竹筐,斜着朝潭里一扔,让冲击的水花溅到斜对面的孩子身上。筐里装了两只矿泉水瓶子,立刻从筐里漂到潭面上,孩子们的注意力马上转移,游戏改为掷击漂浮物,他们把自己手里的矿泉水瓶瞄准水面的漂浮物扔去,几个人哈哈大笑着,看样子他们很快乐。
这群快乐的旅游者玩得差不多了,很快离开,去寻找别的景点了。只留下我和同伴,一切又恢复了平静。但我觉得一切都不同了。
几只矿泉水瓶漂在水面上,在碧水上和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。我想公园里尽职的清洁工会把它们捞起来的。但那只竹筐,吃重水后,慢慢沉入潭底,清洁工很可能不会注意到它,但因为水清,仍可隐约看到它一动不动地趴在那儿,仿佛是心底的一个痛处。
回程中同伴都说此处甚好,颇有自然之风,可以重游,甚至已经开始约下次再来的时间。我没做声,在想太极潭底那只竹筐,它仿佛是个烙印,提醒我下次来时也许风景不再如故。现代旅游者总是不断地探求更接近自然的地方,却又在不断地把自己的痕迹强行烙在自然里。最终的结果只能是,人类失去了自然,永远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