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法院文化 > 法海拾贝
“马彩云事件”引发的几点社会思考
分享到:
作者:易浩  发布时间:2016-03-01 09:39:07 打印 字号: | |
  2016年2月26日晚,北京市昌平区基层一线民事法官马彩云遭枪击遇难殉职,让法官的人身安全再次成为舆论焦点。上一次的湖北十堰法官遇刺事件余悸尚在,最近两次事件间隔的时间并不久,但给法官群体带来的伤害却似切肤之痛。针对此次事件,笔者除了满是愤懑之外,还引发了几点社会思考。

  犯罪嫌疑人的枪从何来?根据最高法的通报称,犯罪嫌疑人自己声称手中的枪是“玩具枪”,姑且不论犯罪嫌疑人手中的是真枪还是玩具枪,但惨剧已经酿成。枪支的管理是不是又敲了一次警钟?据我国目前的《枪支管理法》来看,枪支是严格管控的,但市面上威力不小的“玩具枪”、仿真枪仍时有出现,除了不法商贩利益熏心铤而走险之外,法律监管的缝隙也让他们有了可乘之机,枪支管理必须做到无懈可击。

  为何出事的又是民事法官?湖北十堰遇刺的法官与马彩云的一个共同点是都从事民事审判工作。民事审判是与群众打交道的一线,民事法官在亲民、近民、便民的同时,针对一些不同的民事案件,譬如类似于这些事件中的当事人,除了切实强化法官履职的保障之外,民事法官自己是否可以采取一些“不怒自威”的方式免受伤害?法院是否可以建立风险预评体系防微杜渐?法律是否可以加大惩戒力度保障法官不可侵犯?

  社会安全体系能否对接“住宅小区街区化”?“马彩云事件”的事发地就在其住所楼下,这让笔者不禁联想到前几天的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》。其中的“住宅小区街区化”之所以引发热议就在于很大一部分民众担心小区安全问题。暂且不谈犯罪嫌疑人是否预谋,一个法官在住所楼下都出现了如此惨剧,何况普通的民众?如何叫人不担心自身安全?通过此事件折射出来的社会治安问题不容小觑,在笔者看来,“住宅小区街区化”落地之前,还须用优质的社会安全体系拆除民众的“心墙”。

http://hunanfy.chinacourt.org/article/detail/2016/03/id/1813627.shtml
来源:本院
责任编辑:蒋菲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