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法院文化 > 工作札记
法庭工作那些事儿
分享到:
作者:邓 杰  发布时间:2015-09-06 15:26:25 打印 字号: | |

二十年前,我走进澧县法院大门,被安排到码头铺法庭工作。时光荏苒,二十年过去了,回忆法庭工作那些事,恍惚就在昨日。

初上码头铺法庭

码头铺镇位于我县西北部,属山区地形。第一次到码头铺是上初中那会,随父亲单位的货车去玩,给我的印象就是山高路远,一路颠簸几个小时才到,一趟下来浑身灰糊糊的。

1995年2月末的一个周日下午,我坐上了前往码头铺法庭的面包车。开车的是小杨,同行的有法庭负责人胡筠(后担任过经济庭庭长,并在刑庭一起工作过一年,已离职,现在长沙从事律师工作)和在法庭工作一年的龙安清(现我院副院长)。经临澧县的合口、新安镇到码头铺,已是晚上八点左右。黑暗中一座破落的院落出现我眼前,我工作的地方到了。老翟(法庭审判员,退休后已离世)和周伯(炊事员,挺和蔼的一老头,不知现是否安好)帮我把行李搬下车,简单安顿后,一行人到法庭附近的餐馆吃晚饭,算是正式加入码头铺法庭这个团队了。餐馆老板姓周,个头不高,人挺灵活,腿有残疾。我离开法庭后,听说周老板和他老婆因涉嫌抢劫杀人批捕在逃,至今尚未归案。时过境迁,一晃二十年,码头铺法庭也早已撤销。

基   建

第二天一早起床,终于看清楚了法庭的整个面貌。二层办公楼连着四层宿舍楼,外面看当时在乡镇还挺气派的。可院内杂草丛生,基建遗留下来的黄土、砖头、瓦砾遍地,整个一大杂院,其实还算不上杂院,因为围墙也没有。后来听说法庭基建已经历了两任庭长。

此后一段时间,完成基建成了法庭另一工作重点。办公楼的修缮、场地硬化、围墙完工、绿化,大杂院逐渐变得整齐、美观了。已被任命为庭长的胡筠亲自动手设计了电动大门,院子里的树木也是我们自己亲自栽种的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年五月,我们在桃花滩宾馆后面的苗圃买树苗时,正好时任党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来我县视察工作,我们远远只看到宾馆内警备森严,看不到总书记的人,倒是和我们同一天进法院的蒋娣因为工作安排,与总书记和其他工作人员留有合影。

下 乡 办 案

上班不久,法庭受理了一起相邻纠纷的案件,当事人是杨家坊乡一个村的邻居俩。初到法庭工作,对办案程序一无所知,虽然学的法律专业,但是毕竟只是在法庭实习过两个月,没有具体办案经历,我向同事询问了下乡要带的文书和资料,做好下乡准备。

一大早,我带上相关法律文书,跟随安清去送副本,并实地查看纠纷发生地的情况。因为当时正好在修建码头铺至杨家坊的柏油路,我们从码头铺坐上了往杨家坊的“棚棚车”(农用三轮车改装,后面装了个遮风挡雨的铁架油布棚子),行了一半路程就不通车了,我们只好步行。经过一路打听到了两当事人居住的地方,给被告送了起诉书副本。两当事人之间矛盾由来已久,一番理论之后,我们确定了开庭时间,要他们有话在法庭上去说,但是不能再发生纠纷。

回法庭没有搭上“棚棚车”,只好步行回去。一路上安清给我讲了他初到码头铺法庭工作的经历。听说他刚到法庭时,有次和老翟去办案,当事人是杨家坊郭坡林场(罗先秒庭长老家)的,不通车,他们步行往返,一去一来花了两天时间。我这天的经历和他们比起来还算幸运的。

强 制 执 行

与现在的立、审、执分离不同,在法庭工作那时,所有申请执行的案件都由原办案单位执行,经常需要强制执行。

第一次参与强制执行是在码头铺凤形村,是一起离婚案件,女方申请执行,将嫁妆返还娘家。法庭一行五人到被执行人家中后,经过给被执行人做工作,男方家人开始还挺配合,嫁妆被一件件抬上随去的车辆。正当我们认为今天的执行可很顺利时,女方亲属开始喧闹,原来是男方不同意将电视机按判决返还。紧接着,女方亲属又发现衣柜后面写着不吉利的话语,棉被里面被洒了盐水。双方开始谩骂,现场眼看着就要失控。庭长胡筠当即与村里的负责人将两方人员分开,让运输家具的车辆及女方人员快速离开。待女方人员离开后,我们又给男方父母做工作,要他们把电视机交到法庭。

被执行人父亲与其他亲属带着电视机来到法庭,当给他们宣讲法律规定时,在被执行人父亲鼓动下开始起哄,并说女方离开时在男方屋前丢了污秽物,要将电视机搬回去,并谩骂审判人员。经报请分管院长,决定拘留被执行人父亲。当法庭警车准备将被拘留人送往县拘留所时,其亲属堵在车前面不让车离开,厮打法庭工作人员,最后经过一番努力,在镇政府其他工作人员的协助下,警车得以驶离法庭。

业 余 生 活

20年前的码头铺镇远没有现在热闹,一条路两排灯便成镇的“标准”格局。一天两趟往返县城的中巴车,也还没有双休日,下班后的业余生活单调、枯燥。

那时因为交通不便,每周只有一天休息,乡镇各站所工作人员基本上周一至周六都呆在那儿。下班后在各站所转转也成了联络感情的方式。法庭对面是镇企业办,院子里有张水泥乒乓球台,晚饭后在那打乒乓球指我们业余活动之一,老翟、安清、企业办的李会计、法庭附近的小曾都是常客,虽然我们水平一般,但也经常玩得汗流浃背。农行码头铺营业所有块篮球场,营业所员工下班后都要打会球,我也经常跑去玩玩,一来二去大家都成了朋友。

打麻将肯定也是业余活动了,法庭后面是变电站,算是条件蛮好的单位,年轻人较多。因为那里有空调,所以我们夏天经常去那里搬“方砖”。到了冬天,每个单位都烧烟煤取暖,工作之余,围着火桶吃饭、烤火、玩牌,像个大家庭。

多年以后,法庭工作环境有了很大变化,办公用房修缮一新,电脑、办公用车辆一应俱全,干警越来越年轻,审判业务越来越专业,不断践行着让老百姓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。

来源:本 院
责任编辑:刘 扬